第八十一章 感悟-《丹心问道》


    第(2/3)页

    同时,这也是顾明对狗剩的一种考验。

    如果他真的能够从出卖朋友这件事中吸取教训,留下他也未尝不是一种选择。

    一来,这新居建成,院子大了,也需要个打理的人。

    二来,可以给爷爷作伴,自己也不用太担心他一个人在家没人说个话。

    再来,也算是帮助一下落难的“故人”。

    这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借狗剩的口,顾明合理的找到了自己的“过去”,那个作为“芦生”的过去。

    李老汉真心替他高兴,同时也有些担心顾明会离开这个家,去追寻自己的过去。

    人老了,最怕的就是孤独,现在家里面建了新居,添置了新家具,这几天还添丁进口,又增加了狗剩这个孩子,已经习惯了有牵挂的生活,李老汉已经不想再回到以前一个人身单影只的日子。

    顾明察觉了李老汉的担忧,立刻安慰老人家,表示自己的记忆没有恢复,就算恢复了也绝对不会离开这里!

    这里就是顾明的家!

    他现在是山伢子,是李老汉的亲孙子。

    对于顾明的安慰,老人将信将疑,不过能够听耳听到这一番话,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站在一旁的狗剩也替老人感到高兴。

    作为一个外人,在这个家生活了几天,他简直就像生活在梦里一样。

    虽然他是新来的,又是个残废人,还做了对不起顾明(芦生)的事情,但无论是顾明还是李老汉都没有觉得他是外人,就算他以仆人自居,大家也没有真把他当着仆人看待。

    他活了十五年,经历了那么多苦难,今天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家”,一个可以接纳他,让他安心的家。

    狗剩很珍惜这个家!

    虽然他已经是个无用的废人,他还是想留下来,哪怕让他当条狗,趴在门口看门他也愿意。

    出于各方面的原因,狗剩当然也不愿意顾明离开!

    加上他得知在顾明的束发礼上有仙师要来,所以他帮着李老汉操办典礼之事也特别的上心。

    狗剩一瘸一拐的忙里忙外,在裘府当仆人的经验在这里发挥了作用,根据这个家的实际情况,在老爷子的帮助下将一切安排妥妥当当,就等宾客大驾光临了。

    ......

    曾记否!

    苏轼的《定风波》中有一句话:此心安处是吾乡!

    说来简单,在这尘世间能找到一个心安的归处是何等的幸运。

    有很多人,背井离乡在外打拼!辛苦一生,除了少数可以随遇而安的人,大多数人就算在异乡拥有了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居所,也还是无法将“他乡”变“故乡”!

    身在异乡为异客!他们在他乡始终没有找到归宿感,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能很好的融入新的城市、新的环境。这个情况有的甚至要花两代人或更久才能真正的改变。因为,对于他们的下一代来说,孩子们的想法更为单纯,只要有妈妈的地方就是家,有家的地方就是故乡。

    ......

    有了狗剩的出现,就算顾明还是继续装作失忆,但他的来历就一下子变得清晰,接下来的事情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除了进城的初衷从采购束发礼的物品变成了采购老家所需的生活用品外,顾明在向林子谦原原本本的汇报了姜城的际遇。

    对于救助狗剩而与人发生争执的事情,这次情况特殊,林子谦也未表示出不悦,对此顾明暗暗舒了口气,他知道师傅最不喜欢弟子在外与人争斗逞能,这次看来自己至少没有做错。

    然而,一旁的明月倒是不甚满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