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很快,旁边两桌的顾客,包括老板娘,惨遭打脸。 在罗竸宁寥寥几笔就把之前那些跟野草似的倒竖在卡通人物头上的线条画成了极为逼真的头发。 “好独特的手法……我眼拙了,没想到竟然是个高手!” “厉害,真厉害!这头发画的就跟相机拍出来似的。” “我果然没看错人!” 只是一部分头发,就完全改变了众人对罗竸宁的看法。 很快,也就十几二十秒的功夫,罗竸宁就画完了人物的头发,并画好了造型。 相似度和照片中女孩儿的发型达到了100%相似,就算把两者放到一块儿,估计都找不出什么差异。 画完头发,罗竸宁开始画人物的五官,脸型,眉眼鼻,嘴巴,唇,齿。 很快,罗竸宁就把女孩儿的脑袋画出来了。 “小哥,你这手绘画的本事真神了!像,太像了!我都分辨不出来这到底是相机照的还是人画的了!” 老板娘看到罗竸宁手下画出的女孩儿头像后,神情激动地赞叹一声。 作为画中女孩儿的妈妈,老板娘自然是对自家女儿再熟悉不过了。 罗竸宁笔下的女孩儿,生动逼真,活灵活现,就跟本人在水里映出的倒影一样。 “太牛了,太牛了!画画还能这么画呢,今天真是开了眼了!” “高手在民间啊!原本以为是个青铜,没想到是个王者!” “我收回我之前的话……我儿子将来能有这小哥十分之一的本事我做梦都能笑醒。” 罗竸宁开始作画后就进入到了一种非常专注的状态里,就像是戴上了一副降噪耳机一样。 这种状态下的罗竸宁,对周围人的议论充耳不闻,完全投入到了正在绘制的作画当中。 旁边围观的一帮出瓜群众也不再单纯的吃瓜,纷纷拿出手机开始录制视频。 这种牛人现场作画的珍贵画面,随便发到那个平台都能引来无数的观众观看评论,还容易引发热议。 这种边检的“热门作品”,不要白不要。 一会儿的功夫,罗竸宁周边就竖起了十几部各种型号各种价格的手机。 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 十分钟后,罗竸宁画完最后一笔,随手将手中的画笔丢在了调色盘中。 “画完了。” 罗竸宁转身看向老板娘,这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身边已经围了一圈儿人。 “小哥你太牛了!画的太像了!” “厉害,厉害!您肯定是那个学校的美术老师吧?” “小哥,能不能给我女朋友画一幅啊,我出800,不,1000块一副!” 旁边围观的吃瓜群众们看到罗竸宁画完了,纷纷收起手机,有赞叹的,也有想着出钱让他帮画画的。 “今天实在没空了,我这儿上班儿快迟到了,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罗竸宁微笑敷衍一句,众人也很识趣地没在追着要他画画。 “小哥,你这手艺也太棒了,今天我们占了你的大便宜了,这个月你随便来,我管你一个月的羊汤。” 原本,老板娘感觉请罗竸宁吃一顿羊汤,换他一幅画,自己是吃亏的。 看到成品后,老板娘的想法彻底翻转了,原来是自己占了大便宜。 就罗竸宁在这幅画上表现出来的水准,别说一顿羊汤了,一顿烤全羊都不止! “大姐不用这么客气,你请我吃顿羊汤,我还你一幅画,咱俩两清了。” 罗竸宁一边拿湿巾擦擦手,一边说道:“今后该怎么算账了还怎么算,要不然,我都不敢来你这儿喝羊汤了。” “那,行吧……”老板娘见罗竸宁态度坚决,便也不再劝说什么,“以后常来,我给你优惠。” “好,那我先走了。” 罗竸宁答应一句,不再逗留,转身出门。 “这小哥太牛了,没想到咱石市还有这种人才呢!” “岂止是人才啊!绝对是天才!” “是啊,这画画的真好,看上去就跟真人似的。” “这衣服,这神态,这色彩,真神了!” “老板娘,你今天赚到了,这幅画往墙上一挂,就是个活广告。” 罗竸宁刚走,店里一帮吃瓜群众哗啦一声围住老板娘,一个个无比羡慕地看着她手里捧着的画。 老板娘听着众人的恭维,心里美滋滋地。 一顿羊汤换了这么珍贵的一幅画,绝对赚翻了。 有人提醒老板娘道:“老板娘别光在哪儿傻乐了,赶紧的找个人去把画裱起来吧,你这画我感觉将来要值不少钱呢。” “是……是吗?”老板娘循声望去,看到说话的是一位带着黑框眼镜,梳着分头的中年人。 中年人叫王联俊,是天苑小区的居民,也是这家羊汤馆的老顾客。 羊汤馆开业至今已经有七八年,王联俊从刚开业那会儿就经常来,是比罗竸宁更老的老顾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