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什么也说不得,先头她把话说得那么满,几位公子是被她捧到了天上去,如今她也只能哑子吃黄莲了。可是好不容易能爬到典工位置,就此被打发出去与人为妾她哪里甘心:“太后开恩,太后开恩啊。” 她只能叩头求恳太后,此时她还有什么不明白?太后居然让红鸾为她挑夫婿,那就是让红鸾出一口恶气:太后是什么都知道了;现唯有求太后才可能有条活路。 太后看向太子妃:“嗯,我看杨典工好像是有些、不满?对哀家和你赐婚很不满呢,这倒真是有些奇怪呢,你说是不是?” 太子妃咬碎了一口银牙:“回太后,她可能是高兴坏了,依儿臣来看她应该是向太后您谢恩。”她不能再由杨典工胡闹下去,不然今天晚上事情就真得不好收场了:“杨典工,你如今这个样子成何体统,要谢恩也要依足规矩;还是说,你当真对太后和本太子妃有不满之处?” 太后不理会杨典工而把事情推到太子妃面前,就是要给太子妃难堪,就是给太子妃一点教训,让太子妃谨记着身份、本份;太子妃这个还是能明白,可是除了乖乖听话外她还能做什么?太后之威她到今时今日才真正领略到。 红鸾过去拖起杨典工来,替她整理了一下衣裙:“大人,您还不向太后和太子妃谢恩?” 杨典工听到太后话就知道事情已经成了定局,她再闹下去连性命只怕都不保;只得跪倒地上对太后叩了三个头,然后又转身对太子妃跪下叩头;她叩完头后看看太子妃,终依然只能说道:“奴婢谢太子妃大恩。” 她对太子妃恨之入骨,所有一切全是因太子妃而起,可是到了紧要关头太子妃却根本没有保她,是不曾为她说一句话;虽然她助太子妃是另有目,但是太子妃所为总是太寒人心了。 太子依然还交待事情,不时有太监跑进跑出显然他确是忙正经事儿,对于太子妃招惹麻烦他是看也不曾看一眼;就是红鸾说出要太后给杨典工赐婚时,他目光好像溜了过来。 福王目光没有避讳落红鸾身上,听到杨典工赐婚他无声笑起来,笑得极为欢畅:这个宫人确是很合他脾性;同时他目光有些变化,不自禁想到如此聪明人,只当作一个女子来看是不是可惜了些?或者她还能给自己多惊喜。 女人,对于福王来说真不算什么,环肥燕瘦、大小高矮,只要他想要就有人会送到他面前来:所以,女人还真是从来没有被他放心上,除了他母妃和太后,女人于他来说就是物件,且不是什么值钱物件。 可是有脑子、有城府、有谋算人就不一样了;福王当然有谋士,虽然他还没有出宫建府另住,但他外公家却为他养了几个极不错谋士。不要说他大部分时间要留宫中,就算是以后出宫建府,谋士也不能贴身相伴整天。 而且谋士忠诚也是极让人不放心一点,不是他亲选人他总是不太放心;而他物色两个人却又不足够聪明,如果谋士是个女子——他眼睛亮了,那当真就太好了。 不管是出门还是家都可以相伴他左右,而且因为是他妻妾要同生共死所以根本不用担心忠诚,尤其是为他生个一儿半女之后。 粉红票现是311张再有9张就能多加一章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