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卷(上) 第九十二章 未来老丈人-《异世三国》


    第(2/3)页

    史辛点点头,“原来还有这等波折。对了,我听说圣教有一部天人神书,乃圣教的传世宝典,这次角逐成功的选手将得到三位长老的传授,是不是真有这回事?”

    蔡琰点头道:“我听说是有这么回事,据卢伯伯说,天人神书在王莽年代就失了踪,但后来机缘巧合下又找回来了。这是圣教不向外传的秘密,但是三长老为了增加选拔赛的吸引力,竟然将这个秘密说出来了。”

    史辛道:“那不会是个幌子吧?如果真那么厉害,为何不让你修炼?”

    “天人神书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修炼的,有许多的修炼限制,或许我还不够强,因此三位长老并未传授。”

    蔡邕的司空府就在太尉府的旁边,蔡琰虽然磨蹭,但转眼就到了。

    看着熟悉的大门,蔡琰抬起的脚又放下,迟迟不愿走进去。

    两个门卫见是小姐,连忙把门打开,躬身相候。见蔡琰许久都不动身,又好奇地望向她。

    史辛哈哈一笑,拉了拉蔡琰的衣袖,当先踏了进去。

    蔡琰进入自己家里,当然不需通报,他们在大厅转了一圈,没看到蔡邕,听下人说在花园弹琴。

    蔡琰领着史辛,走向花园。

    史辛跟着蔡琰,离远就听到幽幽琴声传来。走得近时,琴声更盛。史辛虽然不通乐理,但一下就认出了这首曲。这首曲听蔡琰弹过太多次了,正是《阳春白雪》。

    二人在花园中转了个弯,来到一个拱桥前,透过红红绿绿的小花园,可以清晰地看到了蔡邕的背影。

    史辛和蔡琰停下脚步,蔡琰在他耳边低声说道:“我爹的脉器是焦尾琴,琴声比我的绿绮琴雄浑,因此他弹奏的《阳春白雪》与我是有区别的,你仔细听听。”

    史辛侧耳细听。果然,虽然两人弹的《阳春白雪》曲韵差不多,但是蔡邕的听起来会更加老练一些,男性化一些。而蔡琰的听起来就更朝气一些,女性化一些。

    前世的历史里,蔡邕是东汉末年的儒学大师,文学家,音乐家,书法家,一句话概括就是有关文人的事情他都非常通达。他以孝义闻名,本来不想仕官,后经太尉桥玄(不是大小乔的父亲)举荐才出仕。后董卓器重,三日之内,历任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侍中、左中郎将等职,封高阳乡侯,世称“蔡中郎”。蔡邕因在王允座上感叹董卓的死而被下狱,不久便死于狱中,年六十。

    但世事就是如此让人哭笑不得,这世蔡邕和王允竟然成为了生死之交,还同为三公之一,三长老之一。

    史辛在脑海里搜索蔡邕有关的资料,并细细分析。按照目前接触过的历史人物来看,他们的性格和以前都差不多。从蔡邕感叹董卓的知遇之恩而死这件事看来,他的文学修养是很高,但性格就太过刚直,不圆滑,并不适合搞政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