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有道是北长南短,身处江南,居住环境群山纵横,平原又是水网密布,多水且湿热的情况下,江东步兵多数装备短兵器,就算孙坚北上参加讨伐黄巾,讨伐董卓的一系列战争,吸收了些北方步兵的作战特点,长枪兵在吴军中所占比例依旧不多,仅仅在前排有着一两层,后面一片片,大部分是刀盾手,再往后,则有轻兵掩护后阵,组成一个也是大约四百人的战斗方阵。 相比于在山中时候,加入正规吴军,丹阳兵的披甲率得到了提升,披甲者大约有六成至多,只有后方的轻步兵弓刀手身穿布衣武服,不过吴军装备的还多是水牛皮甲,一手手持吴勾弯刀,另一只手里拿着一块也是水牛皮做的大盾。 这盾大小快赶上北方橹盾了,只不过照比于抗线,抵挡骑兵与战车冲击,由沉重的大木头打造的橹盾,这些皮盾面积大的同时,却又轻便了不少。 这部分吴军,隐约都让王厚联想到了西方另一支战功赫赫的部队,罗马军团!只不过罗马人远程武器用的标枪,而江南多竹林,吴军多用的竹弓,与那日在两芦之间交战的解烦兵相差不大的竹弓。 后世记载东吴多弓手,竹工虽然性能远不及北弓,不过胜在材料太好取了!四成轻步兵,人手一弓,这个着弓率是远胜于曹军区区两成的! 不过相比于六百年前那支攻入楚国郢都,差点灭亡了楚国的伍子胥吴军,三百多年前组成项羽主力步兵的吴楚南兵,这支部队无论是装备还是战术,都没有太大的发展。 毕竟两汉三百多年,除了七国之乱以及汉武帝灭南越之战,南方基本上没有大的战争,而北方却是不断的和强大的匈奴所对抗,从辽东的林中东胡一直打到了西域三十六国,尤其是最近的汉末乱世,频繁的战争中,北方军队的战争技巧要更加精纯些。 而且北军对比南军还有一个绝对性压倒优势,马多! 的确,这遍地沼泽芦苇荡,再不就是大山沟子,实在不太适合原始的养马业。 训练有素,长于近战肉搏,弓多!轻甲!骑兵几乎是没有!这是王厚对这支吴军第一印象了! 随着第一支吴军方阵进入战场,周瑜的战略技巧也体现了出来,放在后世,美洲狼应该是个好的投资专家,深谙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的原则,总数不出王厚意料,前来的吴军大约有两万人,却是被周瑜也分割成了五部,左右四部每支大约三千,中军格外的厚重,当有八千上下,而且军阵间隔照比北方军阵要更广。 别说,军阵横截面拉得极大,视觉上还真叫人多势众,旌旗遍布,看着就吓人,相比于吴军,王厚列在毗陵城寨下的万余兵力,阵面只有吴军的三分之一。 这一列阵方法,也和东吴的国情有关,相比于曹魏甚至蜀汉的大军团化,兵丁皆属国家不同,东吴的军制更封建一些,很类似于中世纪西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