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报喜这日, 很快就到来了。 “咚”的一下,宛如雄鸡高昂的啼叫,第一声锣鼓敲响在了东市街的尽头。 “来了来了!” 听到动静, 翘首以盼的人们一下子兴奋起来, 纷纷来到街上等着。 和西市街一样,东市街也是一条商街,不同的是它经营的不是百姓的柴米油盐日常用度,而是清一色的墨斋纸屋,是专门舞文弄墨服务读书人的。 所以这条街上的人们从不觉得自己是商人,而是自诩为文人, 他们对谁谁赶考去了、谁谁考中了、谁谁落榜了之类的话题如数家珍, 极其热衷于讨论。 这次江自流去考乡试之事,操盘押注押的最多的就是这条街上的人们。 故而报喜之人来了, 他们都不仅仅是看热闹,更是有一种极强的参与感——开盘了! “肯定不会是江自流, 嘿嘿,看来今年我又要狠狠赚一笔咯。” “来了几个报喜人啊?听声音好像是一个吧?哎,看来这届咱们丰文镇上也没人拿到名次。” 议论声中, 报喜之人伴随着锣鼓声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等真正看到了人, 才发现并不是他们猜测中的只来了一个。 敲锣鼓的确实只有一个没错, 可是跟在带头敲锣鼓身后的,还足足有八个! 八个人排成两列, 每人着吉祥如意服, 挂红绸大锣鼓,看着别提有多喜庆。 走进东市街, 看到出来围观的一众人等, 为首的报喜之人高高昂扬起头, 又重重敲响了一声锣鼓。 在这一声之后,跟在他后面的排成两列的八人也同时敲响了锣鼓。 “咚!” “咚咚咚咚!” “咚咚咚咚!” 一时间里,锣声震天,密而嘹亮。 众人耳朵都被震得发麻!纷纷抬起手堵住了耳孔,以免被震聋! 但是,怎么来了这么多人? 看直了眼的众人左顾右盼,和身旁的其他人对着眼神。 “又有人拿名次了?!是哪家的!?” “九!这这这不是一般的名次啊!这这这是出解元了!” “难道...?不会吧!我可是押了五十两我的个亲娘老祖宗!!!” 可惜在这纷繁的锣鼓声里,彼此间根本听不清其他人在说什么,只能看到一张张或惊愣或扭曲的五花六色的脸。 报喜的队列并没有过多给这些人眼神,他们还要忙着去新晋解元家里讨喜呢。 ... ... “来了来了!不得了!来了好多的人哦!” 从镇上回来的老王一屁股扭进蟾桂巷,还没进家门,已经激动地大叫起来。 叫完他也没进自家门,而是跑到楚年家拍起了门。 “江公子!江童元!年哥儿!快开门!我看到报喜的人过来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