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寒潮暗涌-《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第(2/3)页

    这番看似随意的交谈,却像一块冰投入陈朝阳心湖。他知道,老马这是冒着风险在提醒他。

    下午时分,汉东省工业设计院的会议室里,一种不同于往常技术研讨会的紧张气氛弥漫在空气里。

    不再是图纸、计算尺和温和的学术争论,取而代之的是墙上贴满的标语和人们脸上或亢奋、或沉默、或不安的表情。

    会议由设计院新成立的“运动领导小组”组长、原党委副书记李振海主持。

    他以前主要负责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在技术问题上向来插不上话,但此刻,他坐在主位,神情严肃中带着一种掌握新权威的昂扬。

    “同志们!”李振海声音洪亮,“我们今天召开这个会,不是为了讨论哪个螺丝该拧多紧,哪个公差该取多少。

    那是技术细节,是小事,我们今天要解决的,是思想问题,是立场问题,是大是大非的问题。”

    他目光如炬,扫过台下,最终定格在坐在后排、低着头试图减少存在感的吴仁德身上。

    “我们设计院,不是世外桃源,封建思想的流毒,资产阶级的腐蚀,在这里同样存在。

    甚至,因为我们是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这种流毒更深,危害更大。”他顿了顿,拿起一份材料,

    “就拿我们某些从旧社会过来的老专家来说,脑子里装的还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那一套,看不起工农兵,脱离群众,脱离实际。

    更严重的,是‘崇洋媚外’思想根深蒂固。”

    话音刚落,一个年轻的助理技术员猛地站起来,他臂戴红袖章,是运动中的积极分子。

    他手里拿着的,正是针对吴仁德的大字报底稿。

    “我揭发,”王明声音激动,带着年轻人特有的尖锐,

    “我揭发吴仁德总工程师的严重问题,他在负责新型机床底座的设计时,顽固坚持使用德国DIN标准,反对我们自己制定,更符合国情的设计规范。

    我向他提意见,他不但不听,还训斥我,说我不懂科学,不懂工业。

    这是什么行为?这就是典型的‘洋奴’思想,是‘封建买办’的残余!”

    会场上响起一阵窃窃私语。

    吴仁德猛地抬起头,脸色煞白,嘴唇哆嗦着想辩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