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60章 机会朕给了!-《吾乃崇祯,续命大明》


    第(1/3)页

    新科状元刘理顺顶替刘应遇,升任户部右侍郎。

    榜眼王养正被派往浙江台州任知府。

    探花金声出任河南府知府(洛阳)。

    河南三司皆驻开封,郑州只是散州附属。

    布政司管民生行政。

    按察司相当于后世检察院+法院。

    督司则统辖卫所、军户、屯田与地方治安,相当于武装部+公安厅。

    河南缺总兵,崇祯干脆将督司直接并入虎大威麾下。

    王家彦任河南按察司佥事,类似省政法委副书记。

    吴甘来则出任湖广武昌府知府,按后世讲法,那就是武汉市委书记。

    他们的姓名背景与官职全被刊入《明刊》,面向全国发行。

    一时间声名大噪,未上任先成名。

    连崇祯在皇极殿上那番惊世骇俗的讲话,也被全文刊载。

    于是全民皆知,陛下派去的官不是欺压百姓的,而是让百姓兜里有钱的。

    哪个地方官让百姓吃饱穿暖、商贾云集,就是好官。

    若隔壁县红红火火、本县穷得叮当响,那这官就是废物。

    都察院与吏部每年对地方官做一次摸底,干不好的一撸到底。

    贪腐害民的,立刻拿下。

    至于这摸底怎么查,陛下只字未提,但《明刊》已向全国征稿。

    百姓这次极度支持新派来的官员。

    因为他们知道,官员赚得越多、做得越好,地方越繁荣、他们越受益。

    八千新官并不能把天下官场全换一遍。

    也不是人人一上任就是一把手。

    但思想的洪流已经涌开了口子。

    旧官不改,就会像秃头上的虱子一样显眼。

    而且不只是要应对监察官,还有无数百姓的眼睛在盯着他们。

    陕西科举也结束了

    被袁可立、史可法临时拉出来的救急地方官中,有七成考试合格。

    剩下三成,则由陈经纶、徐霞客亲自筛选出来。

    随后便是一场覆盖全国的官员轮换。

    陕西近千人被调往湖广、广东、广西。

    四百六十七人抽调入川。

    河南、陕西、山西三地接收人数最多。

    山东、浙江两省加起来不过百人。

    余下两百多人发往南直隶。

    王恭厂被正式更名为,大明第一军工厂。

    徐光启获得了一个明代从未出现的新官衔,大明第一军工厂厂长。

    科举期间,他也是阅卷官。

    他不评分、不写评语,只挑人。

    第三日考题里有几何、火器等内容。

    他从试卷中挑出了近四百名适合做技术工的举人。

    王徵被封为大明机械厂厂长,他在这次科举中也挑出几十个助手。
    第(1/3)页